新学期,新启程。为扎实推进顺德区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辐射引领作用,各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根据近期上级文件相关要求,开展线上研讨及网络教学指导等活动。
停课不停学 师生共成长
——陈维坚特级教师工作室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实录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新的学期启程,新的目标追求。为了扎实推进顺德区特级教师工作室、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陈维坚工作室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发挥工作室的优势
2月下旬,教育部及广东省教育厅推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系列活动,陈维坚特级教师工作室严格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家进行网络学习。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工作室成员顺德区华侨中学历史科组长司瑞江,顺德区龙山中学副校长刘娴兴、三水区华侨中学历史科组长黎卡、罗定市实验中学历史科组长黄有艺、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吴学文、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杨家彬、顺德区伦教中学的钱慧芳、乐从中学的胡燕辉、顺峰中学的贾海辉、顺德一中的甘成质等老师们都能按时上交线上作品。陈维坚老师都耐心指导,严格把关每一节课。他要求老师们每节课都要撰写个人简介和教学设计,提炼教学特点,录制教学视频,编制课后作业,形成一套教学流程和规范,让每个成员都养成教学的好习惯。
推进高三和初三教学,服务一线学生学习
工作室根据当前教学任务和学生情况,优先推出高三和初三的课程,然后再推出其他年段的课程。一方面满足高三和初三学生升学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这也是陈老师对高三、初三的骨干教师提出教学的要求。在疫情肆虐的当前,陈老师要求一线高三、初三教师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手段,站好线上教学课堂,服务广大学生升学的需求。与此同时,在区域内外起到应有的辐射作用。
按照工作室的要求,每天推出一节新课。到目前为止,共推出30多节精品课。同时,工作室成员涵盖初高中学段,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连续推出不同的课型,有初高中的新授课,有针对高三解题课,有疫情期间班会课,还有初三学生历史冲刺课。在第一阶段,工作室多位成员的网上课点阅数超过百人次,最多达千人次,成员连续十天的点击量达到两千多次,人均二百多次以上,在区内外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线上教学师生共成长,适应新时代新技术
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积极向上,踊跃报名参加线上授课活动。目前,工作室成员坚持每周循环展示成员的授课,激励成员快速成长。成员写道:“每一次录课都是一次历练和进步,感谢陈老师的鼓励和指导。” “在陈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取得进步,并获得更好的平台,让自己不断地成长。” “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的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线上教学越来越有味道。” “线上教学是新的教学形式,对老师的挑战很大。每一次录课,要经过多次修改和打磨,因为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学、有所悟。”
陈老师一直鼓励工作室成员:“在路上,年轻人要好好学!”。他希望每个成员都能开花结果,能在本地学校独当一面,成为省市区的一线教学的核心力量。
成员线上教学链接(可点击观看视频教学):
成员 | 课程 | 类型 | 网址 |
黎卡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高一 | |
杨家彬 |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1368-1840年) | 二轮复习 | |
司瑞江 |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 二轮复习 | |
刘娴兴 | 富强梦的基石与保障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中考复习 | |
贾海辉 | 宋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中考复习 | |
钱慧芳 |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 二轮复习 | |
吴学文 |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高二 | |
黄有艺 |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 高二 | |
胡燕辉 | 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我们天天坚持 | 高三 | |
甘成质 | 高三历史《论文题评讲》 | 二轮复习 |
课例引领,在线研修
——张东升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线上专题研讨活动
停课不停学,居家看直播。停课不停教,在线做研究。2020年4月3日上午,张东升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了一次有形式、有内容、有亮点的在线专题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分为直播课观摩及课后研讨两个环节。
首先大家一起观摩由工作室主持人张东升老师主讲的“基于证据的理性思考与判断——WHWM思考法的语文应用”专题直播课,本节课受众为容山中学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工作室成员、“思维工具提升群文阅读能力”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
张老师结合两变化(从“考知识”到“考能力”,从“解答问题”到“解决问题”)、二能力考查(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考试发展趋势,从段落阅读、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从文科综合1卷语段、《葬花词》、疫情下西方“恐惧型抢购”卫生纸媒体报道到《红楼梦》“大观园内的女儿世界”透析,全面解析、演示了WHWM思考法的语文应用。
整节课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操作,既有工具介绍又有案例分享,顺序铺展,互动频仍。
观摩课之后,由张东升老师主持,工作室成员借助钉钉群视频会议平台展开了积极有序的线上研修活动。张东升老师首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及基本思路。接着,工作室成员分别就WHWM思考法的功能、思考路径、应用范围,以及在线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技巧等畅谈个人感受、思考与建议。
工作室成员线上研修图片
课例引领,在线研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室坚持教学、教研两不误。疫情过后,工作室也将继续以思维教学为主攻方向,以课例研讨为抓手,线下线上混合研修,努力提升教研实效。
部分成员学习心得(节选)
崔柱良(罗定邦中学)
张校直播课“基于证据的理性思考和判断——WHWM思考法的语文运用”中的实例运用引发了我对自己学生学情的思考以及反思。很多学生在研读文本时遇到障碍,我多次尝试指导,但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而WHWM思考法以及思维导图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给师生读懂文段及文章提供了一条思维途径,也方便教师培养提升学生的逻辑建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对于身处高三的师生而言这就是一堂干货满满而精彩的思维指导课,更是帮助我们去打通各个学科不同类型材料的理解分析、评价探究的金钥匙。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去引导辅导学生,收获很大,感谢张校的指点!
李艺韵(李兆基中学)
观看张校直播课“基于证据的理性思考和判断——WHWM思考法的语文运用”后,我有几点感悟:
1.作为语文老师,视野要拓宽。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考察的内容,更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张校从小学数学题引入课题,并利用WHWM引导学生解决文综试题,充分体现语文是基础学科这一点。
2.WHWM思考法在语文中实用性很强,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
3.WHWM思考法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思路。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有工具可依,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4.WHWM思考法非常适用于新高考的语文备考,掌握了这种思考法,老师和学生在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方面都更容易取得突破。
钟春玲(容桂红旗中学)
张东升特级教师的思维点拨课案例丰富,由单个题干的剖析到整本书的阅读应用,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层层深入,剖析示范了批判思维WHWM思考法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这节课,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辨析、提炼、概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初中教学,在学生抽象思维形成过程中,各个学科多做此类训练,可以提高学习思维的质量。
我的学习心得如下:
1.从最终目标上看,WHWM思考法,前三个“what””how””why”的辨析,就是为最后一个”meaningful”的隆重”出场“铺垫。由分析问题的过程到最后形成自我的结论,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最终就是为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最终达到形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思考法的本质来看,是在培养我们国民最缺乏的“批判思维”,对于在信息环境下有助于提升洞穿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形成明辨是非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基于理性思考判断的正直正能量的人格力量,让学生学会有理有据,严谨审视,客观认识社会与人生。
3.从学习的运用的三个层面看:从单题思考--整书阅读—思考表达(写作)--社会观察,WHWM思考法,是通关法,是必杀技。
张莹(北滘中学)
WHWM思考法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在写议论文以及古、现代文阅读时的答题思维和思路构建。学生在作文和阅读简答题时基本逻辑思维欠缺,作文和答案逻辑不通顺或者跳跃。张校的这节课介绍WHWM思考法,结合地理、历史、生活中寓言故事等具体分析运用,对帮助孩子们形成理性思维,构建逻辑思维有很好的帮助。相信这种思考方法的建立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能快速有效的形成有效分析,应用广泛。
刘红(罗定邦中学)
张校的WHWM思考法语文应用课,是一堂别开生面、逻辑思维严谨的线上直播课,方法实效,内容丰富,运用了大量的跨学科、跨文体事例,在情境中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明晰思维,化繁为简,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准确分析判断,指明了WHWM思考法的思维途径,让学生阅读学习时有路可循,有效地提升学生基于证据的理性思考与判断能力,是学好语文和其它学科应该具有的思维品质,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大受裨益的思维学习指导课。
线上教研聚合力,不忘初心绽芳华
——王红艳特级教师工作室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己亥岁末,庚子新春,一场不见硝烟的“疫情”之战来袭,打乱了师生们原本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号召,让同学们居家隔离、科学防疫的同时,感受音乐艺术的力量,王红艳导师迅速行动起来,召集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钉钉平台主持了以“线上音乐教学”为主题的视频会议,并且要求老师们用自己的专业精神为抗击疫情添砖加瓦,也为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助力!
研讨会上,工作室的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献计献策、交流分享各自线上教学的体验和经验。会后工作室的老师们不辞辛劳,克服重重困难,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微课、录课、直播课的制作和准备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课例,让居家学习的同学们舒展了歌喉、愉悦了心情,彰显了以艺抗疫的力量。
王红艳导师主持“线上音乐教学”研讨会
王红艳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在进行线上教学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拉开了我们的距离,限制了我们的活动空间,却阻挡不了我们对音乐教育的热情。工作室的老师们将在导师的引领下砥砺前行,共克时艰,继续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点赞!